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人工智能的发展要经历四大浪潮
  • 2018/2/26 11:31:1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在大众的眼里,人工智能就是存在于科幻片中的强人工智能,能够达到人脑的能力。但是科学家们很清楚,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最大的机会一定是属于弱人工智能的,它们不需要达到人脑的所有功能,因此这太难了。

@李开复

作者简介: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加盟微软公司,并创立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加盟Google,担任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年,成为年度品牌中国十大人物

      在大众的眼里,人工智能就是存在于科幻片中的强人工智能,能够达到人脑的能力。但是科学家们很清楚,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最大的机会一定是属于弱人工智能的,它们不需要达到人脑的所有功能,因此这太难了。

      如今看来,现在的人工智能只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用大量的数据来做出比人更精确的判断。并且用以创造价值和效率,人类也因此能够得到解放,不需要再浪费大量人力来做重复性的工作。人类要做的,应该是那些更有创意和更有爱的工作。

      当下,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区块链都是非常火热的领域。它们三者也常常被用来作比较,但严格来说,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绝对不是在一个层面的。人工智能能够渗透进全世界的每一个产业,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能够提升人类工作效率、能够取代人类部分工作,更能够促进产业升级。

      但从整体发展过程来看,我认为人工智能会经历四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联网浪潮,像BAT这样拥有庞大数据库的企业能够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做出更好的产品,产品带来利润之后又能反哺,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AI人才、更多数据,并如此迭代下去。

      第二波浪潮是把AI用到各个行业当中,现在涉及最多的是金融、银行、保险等领域,而医疗、生物科学、教育、政务等方面也需要人工智能的帮助。同时我也相信,人工智能能够产生特别大的价值。

      在这一阶段,可以对已有数据进行训练,用产生的模型来提升传统产业。如果说过去是互联网+,那未来要讲的就是AI+。企业与互联网的“1+1”模式未必能够得到3的效果,但AI+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能够得到3,甚至是更大的效果。

      第三波浪潮是创造新的数据。也就是捕捉过去没有的数据,探索开发从未有过的应用。例如,人脸识别可以让工作更有效率;更多的摄像头可以保证机场和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的安全;零售领域也可以针对线下用户开发更多个性化的认知功能。

      第四波自动化的AI。到了这个阶段,AI不能再局限于能看能听能分析大数据,还要能动。如果说前面三波浪潮能够把很多白领的重复性的工作用人工智能取代掉,那么第四第五波浪潮的来袭,会把很多蓝领性的工作替代

      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有优势也有一些不足。优势在于专家、数据和政策,中国人的论文现在出现在顶级期刊里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与前十年的数据相比,已经从20%上升到了40%多,中国年轻的老师、学生以及研究院都开始在全球绽放光芒。

      人工智能的能源就是数据,谁的数据多谁就有优势。中国不仅人口众多,同时移动互联网数据是美国的3倍。无论是电子成长率、外卖数据还是移动支付的数据,都是美国的几十倍。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库面前,中国一旦拥有巨大的计算中心和顶尖科学家,便能够实现引领全球。

      从政策方面来说,百度此前发布AI白皮书中写道,希望中国在2030年成为全世界人工智能的创意大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我们也能看到政府对人工智能特别大的认可。报告中不但谈到了人工智能,还谈到了人工智能加上实体经济是中国特别大的动力。

      不足之处在于投资额度。目前中国专利的数据远落后于美国,专利背后往往隐含着顶级的研究。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人工智能领先国,那光看顶级期刊论文数量是不行的,科研人员和专利数量才是更重要的东西,这点从图灵奖获奖情况,或者中国科研专家在世界上的排名就能发现。

      最后我想说,北京不能只是全中国的人才中心,还应该是全世界的人才中心。人工智能不能只是写论文的游戏,产学研的合作已经不能是一个学交给研,研交给产的过程,而应该是三者捆绑在一起互相作用。

本文出自2018-02-26出版的《电脑报》2018年第08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