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观点 > 新闻
约会软件Tinder凭什么比陌陌火,看脸时代的简单之道
  • 2016/5/6 11:10:0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 说起“约会神器”,你或许会想到陌陌。不过,对国外的青年男女来说,Tinder才是他们的“神器”。据介绍,国外很多女性用户每天花在Tinder上“刷脸”的时间至少30分钟。

作者简介:曾经的媒体人,科技媒体记者,科技专栏作者。如今投身互联网企业。《电脑报》特约记者。

       说起“约会神器”,你或许会想到陌陌。不过,对国外的青年男女来说,Tinder才是他们的“神器”。据介绍,国外很多女性用户每天花在Tinder上“刷脸”的时间至少30分钟。现在每一天,在Tinder上约会成功的次数能达到2600万之多。约会软件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玩意,Tinder究竟凭借什么黑魔法吸引了世界男女?其商业模式与过去的婚恋网站是否有所不同呢?


看脸:无感向左,喜欢向右

       最近一项针对200个美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3%的学生把Tinder列为他们最喜欢的约会APP。Tinder成功的秘诀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产品使用简单到了极致。

       Tinder诞生于2012年,创始人肖恩·拉德认为人们不一定会被自己有好感的人勾搭,而这就是“暧昧”和“骚扰”的分界线。为了建立一个“双方愿意”才能勾搭的不打扰环境,他们决定创立Tinder。

       不像过去很多婚恋、约会网站需要输入长长的个人简介以及一大堆调查答案,Tinder免去了一切冗杂的程序。Tinder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以Facebook账号登陆,Tinder就会根据地理位置以及用户在Facebook上的共同好友、兴趣等众多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推荐附       近的异性用户。

       Tinder用户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看脸”来决定对方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如果用户对对方感兴趣,即可向右划,如果没有感觉则向左划。当双方都恰好都对对方感兴趣,那么接下来,彼此就可以互发消息,逐步建立其更深入的互动往来,甚至是线下约会了。与此同时,伴随着你的使用频率增加,Tinder会对你的交友喜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算法会为你推荐更符合你交友喜好的异性照片,获得潜在约会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使用Tinder的用户等于默认接受了以“看脸”作为结识对象的主要方式这一基本规则,从而简化和统一了社交产品用户之间“破冰”的过程。“这看起来很肤浅,但游戏化的交友方式容易令人上瘾,正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的黏性。”一位产品工程师评价道,用户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翻”到的是谁,这随机制造的惊喜奖励,让人产生源源不绝地继续使用的动力。

       事实上,Tinder这种滑动图片表示喜欢和不喜欢的方式并非首创,十五年前,交友社区HOT orNOT就在美国上线并风靡,这种简单直观的的玩法,持续不断地让全球的社交创造者们趋之若鹜。不过,当移动版的HOT or NOT——Tinder横空出世的时候,Tinder凭借简洁明快、充满效率的交友风格以及移动互联时代所特有的LBS场景,被认为是“重新定义了整个陌生人社交”,在欧美国家引发了新的社交革命。


  

校园:社交软件冷启动秘诀

       在美国传统约会网站Match和OkCupid大行其道的形势下,Tinder在移动端迅速崛起,在推出两个月内就推荐匹配了超过100万对用户,获得了3500万次喜欢与否的评价,维持着65%的日活跃度。在之后五个月不到的时间内,Tinder牵线配对的数量已经突破5000万对。

       对社交类项目而言,如何解决冷启动的问题,始终逃不过“鸡与蛋”的因果悖论。人气越高的社区越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建立起更广更密的关系链;初生的社区如果在起步之初就门庭冷落,很可能之后的发展也不顺利。那么,Tinder作为一款陌生人社交的软件如何突破这一悖论呢?

       和Facebook的蹿红路径一样,Tinder也选择校园用户作为切入口,从而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蹿红。“如果我们可以先渗透到那些具有社交影响力的人群当中,那么就能以此为基础向其他人扩散开来。” Tinder另一位创始人贾斯汀·马丁最初将软件的测试版发送给了洛杉矶派对圈里最受欢迎的600位熟人,并拉拢来一批年轻貌美的长期在线用户。很快,Tinder每天的配对交互就达到了数万次。

       随后,Tinder开始大范围复制。Tinder工作人员走进全美各地的校园,先邀请女生联谊会的成员使用Tinder,再到兄弟会里拉拢男同学。后者在打开应用时,会看到自己周围圈子里的女生都已经加入,因此而有了持续使用的好奇与动力。借鉴Facebook的经验,Tinder还特地到“精英学府”地推,将热度延烧到了亚利桑那大学等热衷于社交派对的学校。这一策略为Tinder输送了大量的目标用户,使其可以在初期迅速冷启动,并且保持着强劲的活跃度。

       尤其,相比于传统婚恋交友网站必须通过网页访问的服务,大学生们也更容易接受“左滑右滑”的全新交互形式,使他们乐于在课间、食堂、宿舍等场合的零碎时间,向朋友推荐这个有点“酷”的约会应用。

  

变现:付费高级服务和广告

       从2012年底发布开始,Tinder就从大学校园、运动训练营迅速蔓延至全球196个国家。如今,Tinder每天都会匹配2600万对用户,在全球总计匹配了共计80亿对互相倾慕的人。2015年底,拥有Tinder的交友网站集团 Match Group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30亿美元。

       事实上,和众多社交应用一样,拥有巨大的用户数,但是如何变现也曾是Tinder的问题。尽管肖恩·雷德多次公开表示“自信的产品自然能找到适合的赢利点”,但是上线三年时间里,Tinder几乎没有什么盈利。

       提供增值服务并且进行收费,Tinder在去年开始探索了自己的商业模式。2015年3月,Tinder开始根据用户的年龄和地理位置来进行差异化收费,提供相应的高级功能。比如美国地区的用户,30岁以下每月只要9.99美元,但年龄超过30岁就不得不再多缴纳10美元。用户付费后就可以回看上一个失手标记为不喜欢的人,同时还可以“漫游”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查看当地的异性。

       除了用户付费之外,Tinder也尝试了广告等其他多种可能的收费方式。除了页面广告外,Tinder用户在左右滑动图片时,下一张就可能出现广告图片。

       从市值来看,Tinder似乎不如Instagram或是Snapchat等其他社交软件,不过肖恩·雷德却有着自己的判断和信心。“我们有能力成长为Instagram或是Snapchat用户级的公司,但是Tinder的价值远大于其他任何一款社交应用。” 肖恩·雷德在日前接受媒体访问中谈到,“在Tinder的每一个成功配对是在改变人们的生活,而谁在乎你在Snapchat上两小时前发的那张已经不存在的图片?”

“       你可以在Instagram 上娱乐人们,但Tinder 的意义更深远。你能想象没有伴侣的生活吗?Tinder 和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 肖恩·雷德说。

 

中国式探索:复制还有意思么?


中国版Tinder——探探,产品设计和界面和Tinder几无差别

       Facebook火了,人人网复制;Twitter火了,微博复制;Secret火了,无秘复制……Tinder火了,没有理由不复制。

       只是,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Tinder的众多中国学徒慢慢消亡,探探在“复制Tinder”这场“饥饿游戏”中最终幸存,成为中国版Tinder。据介绍,上线1年多的探探,如今拥有近200万用户,而且曾被彭博周刊称作“中国版Tinder”。

       对于探探来说,复制Tinder的道路,其实还是走得有些艰难。

       如前文所述,Tinder和Facebook一样从高校发家,在这些产品的创始人看来,高校在地理上密度大,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热情也高,而且还是一群乐于分享的人。探探的创始人潘滢也曾是这样想的,只是当探探也追随Tinder冷启动之路,走进北京、上海等数十所高校后,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潘滢将这个教训总结为“颜值落差”。“其实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在心理年龄至少差5岁,所以同样是大学生用户,中国学生的生活状态、社交方式更像是美国的高中生。大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并不太打扮,甚至连照片都不修,让整个APP的用户质量看起来简直是洗剪吹风格。” 潘滢告诉记者。

       冷启动时期,种子用户颜值过低会带来扣分效应,刺激其他用户的受惊和流失。在后台盯了两个月的惨淡数据,潘滢最终决定推倒重来。

       探探第二次冷启动时从一个以时尚和街拍为主题的垂直社区开始,这个名叫P1的垂直社区其实是潘滢和另外一名创始人王宇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这一次,探探获得了1万名高颜值用户,最终成为探探的种子用户。“有了P1过来的种子用户,氛围和体验完全变了,App里全是颜值爆表的男女,用户的使用过程实际上会变得非常愉悦,留存率也极高。” 潘滢说。

       对于中国版Tinder——探探来说,其实如何摆脱“约会神器”这个光环枷锁才是更大的问题。“约会神器”这样的头衔让Tinder或者探探在发展中,可以很容易吸引眼球,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后坐力。事实上,即使是Tinder身处观念更开放的欧美环境,被定义为“约会神器”的Tinder也因此饱受诟病,面临指责不断。

       潘莹对中国侧重于保守立场的社会舆论抱有警惕,她认为诸如“约会神器”等媒体主动将网络社交行为污名化的动作,对整个行业打击性非常强,“比如现在一个年轻女孩子可能不太愿意公开的说我用陌陌这类应用,因为害怕身边的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她。”在潘莹看来,这种观念性的冲突会给陌生人社交挂上一定分量的负资产,需要这个行业的所有创业者共同承受。

 

投资人说

陌生人社交有阿喀琉斯之踵

       不管是Tinder,还是中国的探探,“效率”是陌生人社交应用至关重要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对Tinder这类平台来说,提高匹配效率,帮助用户快速约伴才是最好的用户体验。       

       Tinder和探探在各自所在地区取得当下的成功很好证明了这一点。Tinder创始人肖恩·拉德在接受采访时所说:“Tinder 所做的就是帮人与人联系起来,我们已经构建出认识新人最高效的一种方式。”探探的创始人潘滢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现在每天登陆的用户中,65%都能得到配对,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效率是Tinder和探探这类陌生人社交应用至关重要的竞争力,那么如何探索更多可能的盈利方式是它们未来能否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坦白来说,即使是Tinder目前也并没有拿出更好的盈利方案,其主要的盈利渠道还是付费。而这一点对于中国的探探来说将是更大的难题。

       现阶段对探探等一批Tinder中国门徒来说,几乎都还处在融资推广、扩大用户群的阶段。但是,当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级别之后,平台必然面对赢利问题。只是考虑到国内用户付费习惯不强的特点,探索新的盈利方式对于探探们来说至关重要。

在盈利问题上,曾经的中国“约会神器”陌陌对于Tinder中国学徒们提供了一些思路。会员订阅、移动游戏、营销服务成为现在陌陌的主要营收来源。只是摆脱了“约会神器”的头衔之后,虽然盈利的陌陌却也失去了往日吸引用户的光环。这又是另外一个两难。

 
本文出自2016-04-18出版的《电脑报》2016年第15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