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0/9 15:50:4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桑尼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为人们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届时可能90%的人都不需要再工作了,那么人类应该和机器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机器是否又如人类一般具有慈悲之心?
近日,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类的“三角关系”的国际公开课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上演。《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MIT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丹妮拉·鲁斯、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人人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同台论道明日AI世界。面对不可回避也无法错过的人工智能浪潮,几位嘉宾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近的预测: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乐观”,但再往后几十年则是“悲观”。
当天的应用分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松涛勾勒了移动应用生活的未来场景,从APP到虚拟智能助手,迎接一场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新潮流。同时,应用宝推出“灵犀”计划,首次尝试机器人分发。腾讯副总裁林松涛骇宣布成立腾讯AI Lab,进行AI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现,并且推出机器人开放平台,将腾讯的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共享给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快速实现人工智能化。殷宇坦言,不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投入,比如腾讯在全球有50多万台服务器,全球类似腾讯这样的技术公司不超过10家,全部投入的话,500万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也不一定能够支撑起来。
但技术发展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会停止,这场对于整个人类历史都非常重要的革命,会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将越来越多科幻小说的情节变成现实。
比如,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可以在不复杂的环境下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马路杀手”会越来越少。毕竟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如果无人驾驶技术能够取代人类,就会避免因为司机瞌睡、酒驾、闯红灯等个体因素导致的车祸。与此同时,由于可以被连接在同一网络内,AI司机在同一片交通区域内可以合理安排出行,从而更好地优化交通堵塞状况,避免拥堵和车祸的发生。
在往后,家庭机器人也会慢慢崛起。每一个家庭将有数十个机器人给他工作。比如MIT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在开发的一款厨房机器人,它拥有理解食谱的程序,当给它食谱和食材,它就能够根据传感器对材料进行准备,作出美味的饭菜来。在丹妮拉.鲁斯看来,如果一个人可以生产机械,并且了解编程,那么他就等于拥有了“超能力”,可以做出任何他想要的东西。
听起来很酷吧。在丹妮拉·鲁斯看来,人们在研究机器的同时,它们也在“研究”我们。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起点再往下发展,就是计算机的可视化和其现实世界的交互。
然而,随着机器越来越聪明,人类在伦理层面的担心也显现出来,比如机器越来越聪明,那么人类是否越来越无用?机器越来越强大的同时,它会不会也有慈悲之心?
在提到自动驾驶技术时候,赫拉利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司机在岔路口,左边有五个行人,右边是悬崖,他该如何选择?人类的观念易受到外界影响,AI却不会被哲学家左右,所以从道德角度来说,赫拉利也认为工智能会比人类驾驶更具安全性。
然而,在接下来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内,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一些“超级智能实体”的出现,而更加必然的结果是,是将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甚至政治层面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一些人将会失去工作,继而导致“无用人群”的诞生。
赫拉利有一个比较悲观的观点是,这些“超级智能实体”可能有一天比人类更有力量,而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丧失意识,进而失去人类控制命运的能力,因为人类给机器提供的很多生物数据、计算能力让机器比人类更了解人类自己。
不过在现阶段,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绝大多数的系统(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都还没能达到能够思考的程度,也就是说,没有人工,就没有智能。
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在人口不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全球GDP可以增长10倍甚至几十倍,但与此同时,会有90%的人不再需要工作。因为已经有足够的生活物料,机器人可以照顾人类的生活,而人类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入共产主义生活模式:娱乐、旅游、追求艺术和科学。
人人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一舟也持同样悲观的态度,在他看来,人类有人性,会猎杀动物作为食物,也经常发动战争杀戮同类。机器作为一个超级大脑,没有和人类共同成长,随时准备为同类牺牲的利他精神,这样的超级机器是否有慈悲之心呢?这可能需要未来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