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1-26 18:01:0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从结构解读微单、单电与高端卡片机
从成像技术来看,这十多来年,数码相机领域能摆上台面让人印象深刻的革命并不多,慢积跬步的进步看似平淡。但数码相机在产品形态上却呈现出百花争鸣的现象,从一开始简单的单反与消费级卡片机,慢慢发展出微单、单电。而如今,卡片机也用上了全画幅。不过,产品形态的百花齐放也带来了很多消费者的疑惑和疑问,单电与微单有什么区别?高端卡片机的优势又是什么?这三者到底有何不同?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感光元件尺寸分高低中低端微单占优,顶级产品均为全画幅
对于大多数微单产品而言,APS-C画幅是最常见的,虽然部分高性能卡片机也能做到,甚至达到全画幅,但主力机型还是1英寸甚至1/1.7英寸CMOS
决定相机成像效果高低的核心因素是感光元件尺寸(目前以CMOS为主,CCD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比如全画幅感光元件的尺寸就与35mm胶片面积一样为36mm×24mm,面积达到864mm2。感光元件面积越大,单个像素点的面积就越大,成像效果自然也就更为出色。而目前绝大多数主流价位微单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都是APS-C画幅(尼康相机称之为DX画幅,面积略有不同但差别很小),以索尼ILCE-6000系列为例,这款2430万像素的微单采用了23.5mm×15.5mm感光元件,面积为366.6mm2。主流的高性能卡片机,包括松下LX100、佳能G1 X系列、索尼RX100系列等则以1英寸,13.2mm×8.8mm,面积116.1mm2的感光元件为主。因此对于中低价位产品而言,微单得益于较大的感光元件面积,普遍拥有较高像素,这也就意味着在细节表现上会更为出色,而高性能卡片机则吃了先天性不足的亏。
镜头可换与不可换
微单镜头可换,镜头选择多但易笨重;高性能卡片固定镜头,轻便但局限性大
在搭配经典大光圈镜头时,微单小巧的身材让它与镜头完全不成比例,先天不足的对焦系统也会成为累赘,因此微单也注定与专业无缘
即便搭载全画幅感光元件,得益于卡片机的先天体型优势,同样可以做到一手可握,不过不可更换的定焦镜头局限性也不小——这类相机通常用来拍摄大场面的风景
微单之所以被称为微单,正是因为其创造者索尼希望它既有单反的专业性,同时也能像卡片机那样易携带,因此它被设计成“卡片机体积的机身+可换镜头设计”,而高性能卡片机,哪怕是最顶级的RX1系列,从结构来看于传统消费级卡片机并无两样——电子取景、固定镜头。而正是这一个可换与不可换镜头,让微单与顶级卡片机拉开了很明显的差距。
可换镜头对于微单而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配合丰富的镜头群,再加上微单产品的厂商选择众多,因此可玩性相对较强。但也正因为其较广的镜头选择范围,导致它极易失去便携性有点,机身好不容易剩下了几百克的重量,如果选择70-200mm这样的经典镜头(要知道经典的顶级镜头要照顾到大光圈大口径,再加上金属筒身,重量可都不会太轻),体重又会回到1.5kg级,便携性就不存在优势可言,而且机身耐用性和对焦系统与单反也存在明显差异,再加上高端相机历史沉淀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高端或专业领域,玩家们依然固守单反而不是选择微单的一大原因,因此微单更多还是因先天原因被局限在中低端领域。
微单/单电:有无反光镜系统是差异点
微单皆无反光镜系统;索尼单电保留反光板目的是保留相位差对焦
大多数微单与卡片机都采用了反差对焦系统,目前来看最大的结构特色就是没有反光镜系统,取下镜头可直接看到感光元件
传统单反的反光镜系统有1.入射光线;2.向上反射的主反光板;3.向下反射的副反光板;4.感光元件及快门;5/6反光板位置调节器;7.下置的相位差对焦元件;8.五棱镜;9.光学取景器
索尼单电产品中,反光镜系统的存在主要是为保留相位差对焦系统(放到顶端,取消了副反光板和五棱镜设计),提升对焦速度但体积牺牲较大
相信不少摄友在购买相机时,可更换镜头的机型除了微单,还会听说单电这类产品,它们之中有不少体型与微单相当,但也有一些体型却跟单反更为接近的产品。其实造成体积差别的最大原因在于有没有配备反光镜系统——微单相机全都没有反光镜,而单电产品中,索尼品牌产品则全都采用了反光镜系统。
之所以将不带反光镜系统的微单和带反光镜系统的单电分开,索尼这样的设计显然是因为反光镜系统的独特存在性而来。在传统的单反相机取景器中,反光板+五棱镜主要有如下几个功能:首先是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光学取景器,其次就是可利用反光板折射射入光线到专用的相位差对焦传感器上,实现快速对焦——而单电保留反光镜系统,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留后者,也就是快速对焦。
绝大多数无放光镜系统相机采用的是反差对焦,虽然精度较高,但速度很差,而且一些专业领域需要快速追焦,比如拍摄野生动物或体育、新闻摄影等对抓拍要求很高的场景,反差对焦系统会成为很大的累赘,而这恰恰是相位差对焦系统发挥作用的绝佳舞台,这也是单反为何还牢牢占据专业领域的一大原因。
而索尼单电的反光镜系统其实也是与我们在单反上见到的设计不同的——首先,它没有五棱镜,因此依然是由感光元件来实现电子取景(无论眼平取景器还是机身显示屏实时取景均源自CMOS感光元件)。其次,单电的反光镜其实只是一层不会动的薄膜,只是将部分射入光线反射到位于机身顶部(实际上单反的反光板也是光线可穿透的,主反光板背后还有一块小反光板,将光线折射到位于机身底部的相位差对焦元件)的相位差对焦元件上。小结:三类机型的不同定位
再好的顶级大感光元件卡片机也有很大的镜头局限性,适合用作专业备机,它们超便携,适合拍摄大场面风景;可换镜头的微单适合普通家庭选择,无论是风景还是人像,都有不错表现——当然,缺点是你要用它实现专业用途,就得上大镜头,便携优势荡然无存。
可换镜头,但仅搭载了反光板(不含反光镜)的单电则具备与单反类似的对焦水准和成像性能,但体型优势无存,只能算是另一种独特的选择,从专业性来讲受限于镜头群与历史沉淀,我们不建议一般的用户选择。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