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4 10:20:2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科技有情怀
@王月
前段时间,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许久不见的凤姐,她的一篇题为《求鼓励,求祝福》的文章竟然在朋友圈疯传,获得打赏8000多次、赏金20多万元。很快,凤姐又宣布把这笔钱捐给四川凉山山区的孩子,又一次引爆了朋友圈。很多以前鄙视凤姐的人,都纷纷在朋友圈发言表示,凤姐是他们的偶像。事实真是如此吗?
然而,在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屌丝逆袭的范例时,现实又来打脸了。很快又有爆料称,发文的“我就是凤姐”公众号,其实不是凤姐自己开的,查询公众号注册信息发现,注册主体是福建省的缪某,极有可能是前凤凰网主编缪汶。凤姐也自己证实了这个爆料,她说这篇文章并不是她写的,而是有人代笔,“我自己过得不好,没闲心搞这些破事”。从凤姐的说法来看,应该就是有人在帮她炒作,她知情却没怎么参与。这大概就是真相了,但炒作是事实,说严重点就是诈骗,所以凤姐这个公众号也被微信团队封停了。
这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凤姐这篇一看就是代笔的文章,怎么朋友圈的大众就这么相信了呢?那篇获得20多万打赏的微信文章,虽然语言平实,但各方面都是特别到位的,把凤姐的人生故事熬成了一锅浓浓的鸡汤,凤姐自己显然没有这么高的文字功底。相信当时这篇文章在朋友圈疯传之时,是有不少明眼人看得出来这篇文章是代笔,但问题在于,你不能说出来,否则就有人指责你嫉妒凤姐,瞧不起人,否定人家的努力。
这就是这次凤姐炒作事件的高明之处了,当你在反思朋友圈的“乌合之众”,人家都已经在通过这种大众心理来挣钱了。严格来说,他们是炒作了两次,第一次是消费了凤姐的人生故事,把凤姐打造成一个励志形象,赚到了20多万。第二次呢,他们并不满足于这20多万,于是宣布把钱捐出去,就让凤姐的形象更加完美。可以想象,如果他们炒作成功,凤姐这个IP,以后会有多值钱。
炒IP挣钱的套路,不用多说,无非是软广、商演、直播之类。就此事更值得讨论的是,微信打赏这个功能,是不是一个内容变现的好办法?比如凤姐,以前她是很难变现的,所以她只能在美国打打零工,艰难度日。但如今在微信上写了个好故事出来,就挣到那么多打赏。
还有之前的罗尔,也是通过一个好故事,拿到了不少打赏。当然,这里所说的“好故事”,指的是一个能迎合大众需求,引发共鸣的故事,是真是假其实无所谓。
除了微信,微博也有打赏,而且“钱景”似乎也不错。在去年的“微博V影响力峰会”上,微博公布了自媒体117亿的年度总收入,其中有4.7亿来自付费阅读和打赏。挣这些钱就是那些大V了。他们发现,不接软广,也能靠打赏养活自己,甚至活得还不错。甚至有人还喊出了这样的口号,看他文章不打赏的都不要脸……
无论如何,关于内容变现,最近也算是IT圈关注的热点了。做付费语音问答的“分答”拿到了投资,知乎跟着做了个“值乎”,也拿到了投资。要知道,专注于知识分享的知乎做了这么久,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结果站上“内容变现”的风口,就要起飞了。
但不得不说的,如今的分答和值乎,其实还是网红经济的套路,与其说这是实用的能解决问题的工具,还不如说是追星专用APP。在互联网时代,促进知识的分享是大原则,而这种付费问答的方式,私密性太高,效率就太低了。
打赏才是个好办法?对于作者来说,似乎是这样,但限于有自制力的人。如果毫无限制,只追求打赏,你就会发现,一大批网络作家就会登陆微信公众号了:打赏十块就更新一章;打赏一百,存货都给你;打赏一千还能客串个角色。于是,微信就成了起点。与此同时,一大波十八线模特也会紧跟而来,微信变成直播平台,这画面就太美了。
对平台而言,这简直不敢想象。所以现在的微信打赏,功能那是相当的初级。当然这也是个挣钱的办法,比如那些众筹平台,商家负责用情怀讲故事,追求情怀的用户负责买单,看上去真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