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电影领域崛起的新兴技术
  • 2014-3-11 13:21:01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出现,这里摘选了一些与我们的观影体验息息相关的“新技术”,让我们看看这些技术将给电影带来什么。


记者手记:从奥斯卡技术奖到中国电影工业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对于技术的关注之早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从1931年起,它就开始颁发科学与技术奖了,并且一直把这项传统延续到了今天。
   只有那些大范围应用后取得使用效果并经过历史检验的技术,才有可能获得学院奖的青睐。
   回顾科学与技术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今天大家都熟知的、非常重要的技术,都榜上有名。比如我们现在都熟知的IMAX技术,这一技术颠覆了传统的观影体验,带来了完整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这些获奖的项目不仅仅在当时带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震撼力量,而是具有非常广的延续性和兼容性。他们更多地提供了一种创作的平台、创作的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容纳未来可能产生的技术。
   今天的奥斯卡科学技术奖,从获奖项目上可以看到与过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不同。如果前人的努力更多的是在一些基础领域的开创,比如更大的屏幕、先进的摄影机、制作软件的诞生,那么现如今的技术则更多地从宏观领域转入了微观,转入了细节。
   这些细节与计算机硬件科技、工程制造的工艺一同提升,完善前人的大框架,通过细节上的创新去把过去实现得粗糙的效果做得更精致,把过去实现复杂的效果变得轻而易举。
    除了航拍飞机,本次获奖的项目涵盖了众多的科技门类。仅是在游戏玩家都比较熟悉的3D运算领域里就有众多项目获奖。
   ILM Plume System对于火焰,爆炸等效果有着出色的模拟。这一技术使用了完全的GPU运算而不需要CPU的参与,在架构上是创新的;
   FLUX气体模拟系统,这个系统采用了新的运算方法配合多线程的先进硬件,让流体效果模拟同时具备优质的效果和高效率;
   “泥盒”技术让艺术家可以更方便更有力地通过类似“雕刻”的方法在电脑上创建三维模型;
   Zeno程序框架的架构和研发。这个开放的架构被应用在了很多奥斯卡获奖的影片的视觉效果创作中。
   在图形图像领域中,OpenColorIO色彩管理系统保证了画面在各种设备和应用程序中视觉上的一致性。
   在创作领域,很多读者熟知的Zbrush三维建模软件业榜上有名。
   透过对于颁奖项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些获奖的技术奠定了电影里各种视觉奇观的基础。通过了解这些获奖项目,可以弄明白很多大片是如何做出来的、是使用哪一种技术做出来的。
   但同样很明显的是,获奖名单中一些与光照、运动控制、航拍有关的技术,也更加着眼于把虚拟场景和实拍场景进行融合。
   比如新型的现场光照系统就更着眼于把拍摄现场在现实中打出来的光与绿幕被抠除以后所要合成的场景的光线进行匹配,获得更加真实的效果和快速的工作流程。
   而就算是航拍器这种在实拍中应用的技术,也在电脑控制的精度上做足了功课,整个飞机可以说是搭载了最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让整个飞行更可控。
   这是工业化的电影流程的特点,需要依赖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去进行保障。有了这些保障以后,才能确保无论怎么样天马行空的创意都能通过各种技术变成真实存在的电影画面。而工作流程中的计算机科技,则更多地保障了影片流畅、高效率、高安全性的拍摄,对于工业化的电影流程也是一种保障。先进的技术看似冷冰冰,但实际上富于人情味。
   奥斯卡对于影视技术的关注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目前的华语电影圈里类似的奖项还不成规模。
   对于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而言,技术的进步是必须的。中国人投资的科技项目获得奥斯卡只是一个起点,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有更多中国人主导的项目获奖,而我们也可以拥有类似“奥斯卡科学与技术奖”的奖项,去鼓励国内那些优秀的电影技术人才。
本文出自2014-03-10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9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