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狂飙突进VR:国内创业者将成巨头炮灰?
  • 2016/2/4 12:35:5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本报记者 熊雯琳
【电脑报在线】蚁视科技的新办公室就在这里。春节前几天,这家刚刚宣布获得3亿元B轮融资的虚拟硬件厂商,将自己办公室工位从50人扩充到了200多人,并在圈子里大肆招兵买马。




       出北京地铁13号线,再转7站公交,就到了中关村软件园二期。

       蚁视科技的新办公室就在这里。春节前几天,这家刚刚宣布获得3亿元B轮融资的虚拟硬件厂商,将自己办公室工位从50人扩充到了200多人,并在圈子里大肆招兵买马。

       距蚁视不远的诺亦腾过去两年里也已搬过两次家,从140平米到420平米,再搬到现在的1450平米办公区,人员也从几人增加到60多人,其中工程师占到2/3,大部分是海归和博士。

       这只是狂飙突进虚拟现实(VR)的冰山一角,2015年开始,像蚁视、诺亦腾这样的上千家VR创业公司在纷纷崛起——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有近百家VR创业公司获得了来自行业和资本的热钱投资。

       这样的热潮并不奇怪。2016年被业内外认为是VR爆发元年,谷歌、Facebook、三星、索尼、微软等带来了众多虚拟现实设备与产品,HTC将改变命运赌注下到了VR,苹果CEO库克则暗示即将进入VR领域。

       国内巨头同样不落人后:2015年12月4日,百度推出VR频道;12月22日,腾讯发布了VR开发者计划;两天后的23日,乐视正式进军虚拟现实领域。此外,阿里巴巴、小米同样有着自己的VR布局计划。

       对于这些VR创业者而言,这让他们异常兴奋又难掩内心的恐惧:资本已经准备好了大把热钱等着他们,国内外VR市场的繁荣让他们看到了未来,而各大IT巨头的进入,这让这些创业者对未来命运几多忐忑。

 

转型与退学,人人都想再造一个小米

       1月15日下午,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主会场入口,排队长龙从展厅延伸到了门外。直至14:00,诺亦腾创始人戴若犁登场前几分钟里,人们才获准蜂拥进场。

       在接下来的40分钟演讲时间内,戴若犁三次戴上头戴式显示器,进入了三个不同的虚拟世界:一间只有几件静物的虚拟实验室、一片缤纷炫目的防守型科幻游戏战场、一个悬空着精密汽车引擎的虚拟汽车展厅。

       “这是我们给大家的一个礼物——Project Alice。”戴若犁说。ProjectAlice是一套商用虚拟现实解决方案,方案系统包括头显、惯性动捕服、光学跟踪系统、动作手套和背负式计算机。

       最初的诺亦腾,其实和虚拟现实没什么关系。

       2010年,刘昊扬和戴若犁离开了上一家公司,开始做诺亦腾。诺亦腾(Noitom)来自动作(Motion)一词的反写,两个创始人一开始只是想让人们一想到动作捕捉技术,就想到诺亦腾。

        两个创始人都是技术极客。刘昊扬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土木工程学博士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戴若犁是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专业博士,两人都有力学专业背景,一个偏软件,一个擅长硬件,都是“学科交叉,软硬结合”,也都有着长期的国际化创新产品研发经验。

       戴若犁虚拟现实并不陌生。2004年,在香港读博的戴若犁,看到隔壁实验室有个科研用的虚拟现实显示器,不但特别大,转头时候也要双手扛着机器转,售价也要20万人民币。“那时候觉得好酷啊,但不可能是普通人用的东西。”

       2012年,Oculus Rift在Kickstarter众筹,戴若犁辗转成了最早一批backer(支持者)。他把Oculus Rift DK1头显拆开一看,里面的屏幕和三星note 4一样,传感器和苹果的类似。“所有的技术门类,突然在某一个点碰上了,在这个时间点,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了。”他意识到,这个产品将带来消费级的虚拟现实时代。

       事实的确如此,虚拟现实行业快速升温。特别是Facebook20143月以20亿美元收购的Oculus后,从巨头到小公司,各种各样的人才和资本迅速往VR行业聚集。

       这一年,凭借动作捕捉技术在《权利的游戏》等有上佳表现的诺亦腾转型VR,他们做了一个Kickstarter众筹,能够把人的动作捕捉下来,能够拍视频演示,众筹了400多万人民币,是当时国内在VR上筹款最多的项目。

       稍早之前,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覃政,在听了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一场VR的讲座后,退学创办了蚁视科技,进军VR行业。

       “人人都想在VR领域成为下一个小米。”张闯说,他原是腾讯数码频道主编,后离职与暴风影音VR魔镜APP团队负责人王明杨联合创办了焰火工坊。“VR一定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一个新流量入口,否则国内外巨头和VC不会一股脑涉足这个领域,就看创业者谁先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快倒闭的小团队,转型VR就获得了投资

公司

成立时间

领域

产品

融资情况

灵镜科技

 2014年5

头戴设备

灵镜小白

2015年12月获乐视控股1000万美元融资

 焰火工坊

2014年11月 

市场渠道

 Fires SDK

2015年8月APUS投资1000

臻迪智能

2009

开发平台

 

2014年9月融资3800万

蚁视科技

2013年12

头戴设备

蚁视头盔

 

 2015年12月底获3亿元高新兴B轮融资

TVR时光机

2014年3

内容平台

 《再现甲午》游戏

2015年2月获数百万天使投资

暴风魔镜

2014年9

头戴设备

暴风魔镜

2015年4月获华谊兄弟1000万美元A轮投资

爱客科技

 

 

九又VR

2015年初获千万投资

岚锋创始

2014

 

Insta360 4K全景相机

2015年3月获启明创投800万美元投资

清显科技

 

VR视频

 

2015年3月获洪泰基金400万元投资

大朋VR

2015年4

头戴设备

大朋头盔E2

2015年12月25日获迅雷3000万美元融资

 

国内VR创业者融资不完全表


       “没有人知道,现在国内具体有多少家VR创业公司,但上千家肯定是有的。”一位观察人士说,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正在涌入这个领域,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已经有了多个专注VR的创业孵化器。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VR头盔方面有银河数娱、小鸟看、3Glasses等创业者;内容领域有暴风魔镜App、赞那度“旅行VR”;一体机、VR眼镜产品领域有焰火工坊、睿悦信息等;而AppTVR时光机等创业公司也发布了虚拟现实游戏《再现甲午》、《追寻》等。周边设备领域,也出现了Virtuix的Omni体感跑步机、蚁视体感枪、锋时互动手势动作捕捉控制器“微动Vidoo”等公司。

       在这些创业者看来,VR产业链足够长,平台、内容、硬件甚至系统,只要选准一个点,或许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豪斯VR创始人黄博渊认为这就是自己的造梦之旅。作为豪斯VR的创始人,他还只是名学生,本科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专业,现在是清华美术学院研三的学生。豪斯VR是面向家装设计师的在线虚拟现实平台,他的期望是,未来国内家装设计师和消费者都通过这个平台来设计、观看自己的家。

       尽管豪斯VR目前只有几十个内测用户,但这已让它获得天使轮500万元融资——“在整体资本市场遇冷的情况下,VR创新企业估值逆势上涨,众多创业者都获得了热钱投资。”一位观察人士对记者称,2014年VR市场的先入者,很多已经走到了A轮乃至B轮融资阶段;而2015年的创业团队,也获得了更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2015年以来,VR创业公司高额融资的消息不绝于耳:暴风魔镜在2015年年四月获得天音控股、爱施德、华谊兄弟的1000万美元投资;迅雷投资大朋VR、VR垂直门户网87870获3000万美元A轮融资,灵镜科技获乐视投资的1000万美元⋯⋯蚁视科技则在2014年年底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后,在2015年12月底获得了高新兴的3亿元B轮融资。

       不仅是国内,暴风魔镜新任CEO黄晓杰就表示,在美国,也有非常多的VR孵化器,孵化出的公司,有些产品还没发布就有几十亿美金的估值。

       这是因为,从国外到国内,都相信VR是一个爆发的巨大金库。据投资银行Digi-Capital预计,至2020年,全球AR(增强现实)与VR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更近一些,易观智库则认为,2017年中国VR市场规模将高于20亿元人民币。

在热钱涌入与可预期的前景面前,创业者一窝蜂进入VR就很好理解。焰火工坊CEO娄池说,他跟一些手游开发者交流后发现,由于2015年下半年碰上资本寒冬,很多从游戏公司跳出来单干的小团队很快支持不下去了,但不少看到了转型VR游戏的机会,于是摇身一变就成了VR创业公司,不少也就顺利吸引了融资。“制作VR游戏再技术层面难度并不大,但是很多开发者对VR理解不够,而且很多游戏团队纯粹抱着炒VR概念融资的态度。”

 

平台头显方向成死路,迎战巨头是个大难题


戴VR眼镜参观博物馆


       事实上,VR并不是什么新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麦隆•克鲁格就已提出“虚拟现实”概念,1995年,任天堂发布了首个便携式头戴3D显示器,此后奥林巴斯、索尼也相继推出产品,都最终没有被市场认可。直到 2014年3月,Facebook 花20亿美元豪赌虚拟现实,收购业界领头羊 Oculus VR,整个产业才再一次沸腾。

       巨头们的态度,直接决定了VR的未来。对于这些创业者而言,巨头们的频频动作却是逃不开的恐惧——VR三巨头的头盔产品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都将于今年上市。过去两个月中,亚马逊不仅开通VR专题商店,还宣布将推裸眼虚拟现实技术。谷歌成立了自己的 VR 部门;Facebook上市首款虚拟现实产品;三星成立了VR纽约办公室。至于HTC,则将重生的赌注押宝到了VR上。

       最大的恐惧,来自苹果。《金融时报》最新消息显示,苹果已收购了一家名叫Flyby Media的VR开发公司,这是苹果收购的第四家VR公司。另外,据悉苹果已经组建了一支数百人规模的秘密研发团队,在过去几个月里已开始打造其虚拟现实头戴产品原型。

       国内巨头也不甘错过VR之风。2015年12月初,百度推出了VR频道,12月21日,腾讯推出了一整套的VR方案。两天后,乐视在北京公布了VR战略,并发布LeVRCOol1。

    在杭州,映墨科技与阿里巴巴达成了合作协议,还有传闻称阿里以2亿美元投资美国虚拟现实创业公司Magic Leap。小米董事长雷军持股的迅雷,则用3000万美元投资了大朋VR。

       “纵观科技史,从硬件公司到软件公司,再到互联网公司,国内外IT巨头一窝蜂进入某个领域还是第一次。”IT业界资深观察人士曾立军说,资本并非万能,对这些VR创业者而言,即便拿到了大笔融资,在与各大巨头的竞争中,不小心也就会悄然死去。

       “VR其实并不是一些创业者想象的那么简单,存在技术壁垒高,资金投入与时间研发周期长、行业标准未定等难题。”曾立军表示,比如索尼的PlayStation VR,从立项到面市就历经多年时间。

       目前,VR产业已经形成三大投资主线:一是以头戴式显示器为代表的VR硬件设备,二是以游戏、电影为主的娱乐内容,三是包括远程医疗、辅助教学等全新应用在内的跨界服务。

        在硬件设备方面,微软、三星、HTC、Facebook等已耕耘相当长时间,对于国内这些创业团队而言,无论是资金、品牌、口碑、技术上,很难与上述巨头形成竞争。

    “虚拟现实硬件领域恐怕会迅速蜕变成一场巨头的战争,目前一拥而上的国内VR头盔制造商们,大部分只会迅速‘尸骨累累’。不排除在这批企业里面出现一两家如同大疆一样脱颖而出的公司,但那毕竟是极少数”。专注于VR平台与解决方案的北京神秘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TO王锐认为.

戴若犁对此已有了体会。按照他的计划,在2015年情人节,所有众筹者就可以拿到Perception Neuron(PN),但最终结果是,PN直到2015年5月才开始发货,一直到10月才全部发完。整整跳票8个月。这个项目实施下来,戴若犁才意识到,从“能演示”到“能卖”,差太远太远。

     至于一些创业者报以厚望的VR内容、游戏,“目前VR游戏数量已多达几百种,但大部分都还处测试阶段,没有杀手级游戏出现,一旦游戏巨头结束观望,创业者未来很难与发力的巨头竞争。”曾立军认为,现在很多创业者选择的VR头显、平台方向基本已成死路,内容、游戏等方面也不乐观,“VR终要回归互联网流量之争的老套路,只有BAT360们才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来进行这样一场平台战争。”

  

山寨问题难解决,未来出路在哪里?

       现在,国内大多数公司在VR领域的“竞争法宝”依然是抄袭自智能手机战场——先用低价普及用户,比如,以价格低廉的眼镜盒子做“前锋”普及VR产品,再吸引用户购买更高级的头盔和一体机。根据记者了解,国内市场上已有几百个不同形态的VR眼镜盒子产品,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几百家VR硬件团队披挂上阵没几个月就推出产品,大多数都是主打低价位抢用户抢市场,从几元到几百元都有,它们既没有品牌,也没有技术底层,不过是拿别人的开源方案稍微改动一下就成了一个产品,品质可想而知。”3Glasses的CEO王洁对这种市场现状颇为担忧。

       刚刚成为国内VR投资金额之最的蚁视科技,同样没能逃开“抄袭”质疑。2014年,在蚁视众筹方案推出时,Oculus创始人就公开表示:“蚁视方案是错误的,建议中国人还是抄袭美国人比较好。”这一度使得蚁视的众筹产生退款潮。

       蚁视硬件产品发布后,质疑仍未停止。一种评论声音是:“蚁视的确是原创,但是原创出一个方形的车轮,这样的创新有什么用呢?”而在网上,一篇被热转的《一个程序员对蚁视的吐槽:镜片畸变》则如此吐槽,“简单理解两者不同就是,Oculus眼镜镜片是球形畸变,蚁视镜片是平面矩形。”

       甚至,就连蚁视CEO谭政的管理风格,比如他让媳妇儿搞管理,每周例会上集体朗诵《出师表》,把大部分硬件业务包出去等等,也被诸多媒体拿来说事。

       抛开争议质疑,对目前疯狂创业、并快速推出产品的VR创业者而言,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其产品是否能够让普通用户接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VR创业者就明确记者表示,他试用过市场上大部分的国产VR产品,与国外的Oculus、PSVR相比,国产在眩晕感、清晰度及延迟等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卡顿、过热等严重影响使用体验的缺陷突出。“普通用户一旦有了不好的体验,对行业发展并不是好事。”

    作为创业者的一员,王洁也认为目前国内创业者VR产品很大部分都不应该推向消费级市场。据悉,3Glasses还没有针对PC端销售,相当一部分硬件产品通过官网渠道卖给用于创作内容的开发者,平台的8万多用户也基本上是“圈子里人”,还有一部分提供给线下体验店。“现在说靠硬件赚钱还太早。”

   一部分创业者则打算不靠硬件赚钱。焰火工坊创始人娄池就认为“指望硬件赚钱太难,终端和内容结合打造生态才有机会。”娄池的希望是,像谷歌安卓系统一样,构建一个能成为业内标准标杆的VR生态系统。

    不过,娄池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容易。无论是依托PC、移动生态的VR硬件,还是以前期市场教育、医疗、游戏等为主的行业VR,连谷歌、微软、三星这样的巨头都尚未形成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形成往往需要终端大厂、供应链和开发者社区、内容供应商之间的无缝配合才能最终完善,前期贸然尝试对于一个靠风险投资生存的创业者而言并不明智。

       跳票之后,诺亦腾的团队开始冷静和务实。戴若犁认为,现在整个VR在国内有三条路可走。客厅尺度游戏、移动虚拟现实和商用虚拟现实。戴若犁选择走第三条路,B2B商用虚拟现实。“客厅尺度游戏,需要很大内容、平台、渠道、推广等方面的支撑,才能做得起来。市场已经很拥挤,如果我们硬着头皮去做,死亡率会非常高。所以我们放弃这个方向,只会配合着客户做一些配件,比如手套等;对于mobile这个领域,我们自建了一个技术小组,目标远期,没有任何KPI,让他们放手去探索;而我们把公司几乎所有资源,都用到了第三个方向:B2B商用解决方案。”

    不过,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VR创业,真正需要投入的不是软件补贴硬件的生态战略,而是基于VR领域做一些创造性的产品。“国外发展虚拟现实产业是‘技术导向’,以解决技术问题为核心;而国内目前主要是‘资本导向’,资本要什么,就做什么,踏踏实实做研发和技术储备的并不多。中国的VR创业者,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做研发、技术储备的创业型公司。”一位观察人士说,从长远来看,没技术、没资源、没资金的创业者,在这个战场中生存的几率相当渺茫。

观点:

VR混战已至,VR创业者该怎么办?

——高维资本外部合伙人周流

       最近,我在VR界看了200多个项目,交流了100多个投资人。我觉得我是最积极看VR的投资人,很不幸的是能看懂VR的都是80后、90后,最终拍板做决策是60后、70后,我发现大部分VR创业者找投资人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是一个明星团队,没有光亮的背景其实找到投资人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VR创业者面临的最大痛点,如何找到第一笔资金,我这边搞一些投融资的交流群、交流会,150多个投资人中真正看懂VR的不超过10个。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大概是一个不幸的消息。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第一一定要把这个团队搭好,一定要搭一个稍微“亮”一点的团队,无论是BAT也好海归背景也好,一定高大上的团队才能融到第一笔钱。第二找大公司交流,大公司的布局里面,很有可能有一个合伙人的岗位空出来。。如果融资实在困难,有资源的话找一家上市公司卡位,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

    最后是创业方向。PC端和移动端是VR现在最大的两个方向,PC端已经被国际上几大巨头占领,尤其是硬件头显,国内创业者还是不要轻易接触;另外,PC端的VR针对重度玩家,普及到大众消费的未来,还是移动VR比较有优势。

     不过,由于2016年是平台大战元年,创业者还是不要轻易进入到VR平台大战里面来。我在去年看了很多做平台的,当时看的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像蚁视、热播包括DreamVR都要做平台,好多都是有一些技术或者有一些内容的。但是现在不同,平台和硬件都很难行得通,因为技术公司、拥有视频版权渠道的公司和手机厂商都在争抢平台入口,创业者是很难竞争得过的。

       现在,VR内容是重点关注的领域。建议尽量选一个垂直领域的定位,并且基于创业者自身基因尽量不要独投,和产业链一起投资,是比较推荐的方案。如果一个VR的创业公司没有投融资和连续创业的经验,会非常难受,很有可能经受两三年的煎熬。市场上是没有回报的,没有盈利模式的,甚至用户都很少,所以作为VR的创业者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两三年度过去,先存活下来,这是我给创业者的一些建议。

 
本文出自2016-02-15出版的《电脑报》2016年第06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ChengJY)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