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 2014-3-12 15:07:0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
【电脑报在线】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这是中国共产党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既表明了网络信息安全目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复杂和所处地位的重要,也标志着中国已把信息化和网络信息安全列入了国家发展的最高战略方向之一。
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这是中国共产党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既表明了网络信息安全目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复杂和所处地位的重要,也标志着中国已把信息化和网络信息安全列入了国家发展的最高战略方向之一。
大而弱的我国网络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8%,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是另外一些数据却显示,中国离网络强国的目标仍有差距。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而这正是国家强调信息化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名单
另外,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信息化已成为保证国家信息安全,甚至保证国防安全、保证国家政体安全的大事。根据英国《简氏战略报告》和其他网络组织对各国信息防护能力的评估,我国被列入防护能力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95%与互联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受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其中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是黑客攻击的重点。仅2013年11月,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内服务器就接近90万个主机IP,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去年曝出的美国“斯诺登案”再次证明世界网络安全的严峻性。为此,自去年以来,我国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力度。《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而此次设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由习主席亲自挂帅,彰显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高度。
我国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非常复杂
 
全球纷纷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戒备
随着世界各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战略,把信息化作为经济增长的下一个突破口。2009年奥巴马刚履新时,就宣布将经济刺激资金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但这一切能否实现,有一个前提条件——“美国21世纪的经济繁荣将取决于网络空间的安全”。
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所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正是受这种理念驱动,美国坚定不移地把信息优势看作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美国是全球网络应用最发达的国家,也是首个制定网络安全战略并将它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组成部分的国家。仅美国就颁布了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美国还在白宫设立“网络办公室”,并任命首席网络官,直接对总统负责。在两个任期内,奥巴马政府相继推出《网络政策评估报告》、《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确保未来网络安全的蓝图——美国国土安全相关实体网络安全战略报告》、《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战略》等多个文件,一再重申网络安全已上升为美国安全的核心问题,将网络安全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一举提升至最高级。而且2014年2月,总统奥巴马又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
美国很早就将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同时继美国之后,英、澳、日、法、德、新西兰、荷、韩等均出台了各自的网络安全战略,特别是在去年“斯诺登”事件的催化下,世界各国都加快投入巨资优先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如在2月1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奥朗德探讨建立欧洲独立互联网,拟从战略层面绕开美国以强化数据安全。欧盟三大领导机构明确,计划在2014年底通过欧洲数据保护改革方案。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和印度也一直在积极行动。日本2013年6月出台《网络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网络安全立国”。印度2013年5月出台《国家网络安全策略》,目标是“安全可信的计算机环境”。
推进信息化和信息安全需要依靠本土力量
面对全球网络戒备的态势,建设“坚固可靠”的国家网络安全体系,是中国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不过,从战略层面看,缺少自主可控的技术和能力是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外国品牌的电子产品、信息技术产品过分依赖。据报道,在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均有美国“八大金刚”(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的影子。此外,我国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系统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统和芯片、数据库、路由器等核心技术,以及互联网领域的核心基础服务等,也都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这种情形无疑对我国的信息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棱镜门”事件充分暴露了中国网络空间的软肋。为了消除这个软肋,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网络空间的防护能力,一个关键举措就是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硬件和服务来替代进口产品。只有建立起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IT系统,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从企业技术储备上来看,目前我国的核心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水准,本土企业已经有能力承载我国网络的全面建设和安全运营。如浪潮在去年发布中国第一台自主的主机系统——天梭K1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三个掌握最新主机技术的国家之一,具备了在产业链核心环节打破垄断的条件。同时就运营商骨干网路由器而言,中国企业正在赶超世界其他企业,比如华为、中兴,还有其他国内的厂商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水平挺快的,在技术先进性上是能够满足需求的。此外,在美国厂商当前占据优势的路由器、交换机(思科)、服务器(IBM/HP/DELL)、存储设备(EMC)等领域,相应的国产厂商正在崛起,未来预计会出现用国产产品替代国外产品的倾向。
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我国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的主要举措,但也要认识到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起步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主要标准、体系架构等多方面受制于发达国家。缩小或消除这种差距,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因此用于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主要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上仍会依赖于国外,因而我国需要特别重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御性技术,包括具有过滤功能的中间件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加密技术等,以增强发现、监测、防护、处置能力。比如在跨境数据流动中,涉及安全的信息服务应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同时进行相关数据业务的安全性检测,给公众一个可信的环境,建立安全可信的机制,包括保障机制、防范机制、检测机制等。
此外,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完备的、长远的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战略,确定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方向。虽然我国的《政府采购法》明确提出对国内厂商的支持,而华为、中兴等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实际上在地方政府的采购中洋品牌长驱直入却从没引起我们的警觉。目前,华为、中兴等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有很强的竞争力,可是在国内网络设备市场思科仍然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要改变这种观念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导向,推动国产基础软件的市场化和普及化,增加应用试点示范,逐步拓展国产软硬件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要提高技术研发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好在现在我们看到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各个关键行业踏踏实实地从公车国产化这类小事做起来,相信国产IT设备的市场份额一定会迅速地扩大。
编后:毋庸置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在某种意义上看,势必左右中国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党中央着眼于中国未来发展,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与深改组和国安委同规格的“顶层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对“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必将发挥出“保护伞”和“助推器”的巨大作用。
 
大而弱的我国网络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8%,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是另外一些数据却显示,中国离网络强国的目标仍有差距。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而这正是国家强调信息化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名单
另外,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信息化已成为保证国家信息安全,甚至保证国防安全、保证国家政体安全的大事。根据英国《简氏战略报告》和其他网络组织对各国信息防护能力的评估,我国被列入防护能力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95%与互联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受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其中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是黑客攻击的重点。仅2013年11月,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内服务器就接近90万个主机IP,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去年曝出的美国“斯诺登案”再次证明世界网络安全的严峻性。为此,自去年以来,我国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力度。《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而此次设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由习主席亲自挂帅,彰显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高度。
我国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非常复杂
 
全球纷纷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戒备
随着世界各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战略,把信息化作为经济增长的下一个突破口。2009年奥巴马刚履新时,就宣布将经济刺激资金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但这一切能否实现,有一个前提条件——“美国21世纪的经济繁荣将取决于网络空间的安全”。
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所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正是受这种理念驱动,美国坚定不移地把信息优势看作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美国是全球网络应用最发达的国家,也是首个制定网络安全战略并将它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组成部分的国家。仅美国就颁布了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美国还在白宫设立“网络办公室”,并任命首席网络官,直接对总统负责。在两个任期内,奥巴马政府相继推出《网络政策评估报告》、《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确保未来网络安全的蓝图——美国国土安全相关实体网络安全战略报告》、《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战略》等多个文件,一再重申网络安全已上升为美国安全的核心问题,将网络安全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一举提升至最高级。而且2014年2月,总统奥巴马又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
美国很早就将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同时继美国之后,英、澳、日、法、德、新西兰、荷、韩等均出台了各自的网络安全战略,特别是在去年“斯诺登”事件的催化下,世界各国都加快投入巨资优先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如在2月1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奥朗德探讨建立欧洲独立互联网,拟从战略层面绕开美国以强化数据安全。欧盟三大领导机构明确,计划在2014年底通过欧洲数据保护改革方案。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和印度也一直在积极行动。日本2013年6月出台《网络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网络安全立国”。印度2013年5月出台《国家网络安全策略》,目标是“安全可信的计算机环境”。
推进信息化和信息安全需要依靠本土力量
面对全球网络戒备的态势,建设“坚固可靠”的国家网络安全体系,是中国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不过,从战略层面看,缺少自主可控的技术和能力是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外国品牌的电子产品、信息技术产品过分依赖。据报道,在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均有美国“八大金刚”(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的影子。此外,我国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系统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统和芯片、数据库、路由器等核心技术,以及互联网领域的核心基础服务等,也都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这种情形无疑对我国的信息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棱镜门”事件充分暴露了中国网络空间的软肋。为了消除这个软肋,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网络空间的防护能力,一个关键举措就是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硬件和服务来替代进口产品。只有建立起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IT系统,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从企业技术储备上来看,目前我国的核心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水准,本土企业已经有能力承载我国网络的全面建设和安全运营。如浪潮在去年发布中国第一台自主的主机系统——天梭K1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三个掌握最新主机技术的国家之一,具备了在产业链核心环节打破垄断的条件。同时就运营商骨干网路由器而言,中国企业正在赶超世界其他企业,比如华为、中兴,还有其他国内的厂商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水平挺快的,在技术先进性上是能够满足需求的。此外,在美国厂商当前占据优势的路由器、交换机(思科)、服务器(IBM/HP/DELL)、存储设备(EMC)等领域,相应的国产厂商正在崛起,未来预计会出现用国产产品替代国外产品的倾向。
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我国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的主要举措,但也要认识到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起步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主要标准、体系架构等多方面受制于发达国家。缩小或消除这种差距,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因此用于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主要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上仍会依赖于国外,因而我国需要特别重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御性技术,包括具有过滤功能的中间件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加密技术等,以增强发现、监测、防护、处置能力。比如在跨境数据流动中,涉及安全的信息服务应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同时进行相关数据业务的安全性检测,给公众一个可信的环境,建立安全可信的机制,包括保障机制、防范机制、检测机制等。
此外,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完备的、长远的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战略,确定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方向。虽然我国的《政府采购法》明确提出对国内厂商的支持,而华为、中兴等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实际上在地方政府的采购中洋品牌长驱直入却从没引起我们的警觉。目前,华为、中兴等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有很强的竞争力,可是在国内网络设备市场思科仍然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要改变这种观念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导向,推动国产基础软件的市场化和普及化,增加应用试点示范,逐步拓展国产软硬件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要提高技术研发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好在现在我们看到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各个关键行业踏踏实实地从公车国产化这类小事做起来,相信国产IT设备的市场份额一定会迅速地扩大。
编后:毋庸置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在某种意义上看,势必左右中国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党中央着眼于中国未来发展,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与深改组和国安委同规格的“顶层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对“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必将发挥出“保护伞”和“助推器”的巨大作用。
 
本文出自2014-03-10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9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更多关于 信息安全 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的文章 |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论坛热帖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